百年沉船文特诺文物发掘 引新西兰华人不满

  在新西兰赫基昂加港附近发现的一艘沉船被确认为是1902年在新西兰北部沿海沉没的载有499具中国矿工遗骨的货船“文特诺号” 。如今如何处置在沉船上发掘出的文物,包括尸骨的归属,引发了争议。

  1902年,装有499具尸骨的“文特诺号”离开惠灵顿港,向北驶向香港,但不久在赫基昂加港附近触礁,沉入150米深的海底。船长和12名船员遇难。船上的一些尸骸被冲上岸,被当地的毛利人埋葬。

  这些矿工飘洋过海到异国淘金,事先付了钱,保证自己死后能够回乡安葬。

  在1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艾伯特说,他的团队从沉船上发掘出了的一些文物。阿尔伯特是一名业余电影制作人,对“文特诺号”的故事感兴趣,并计划拍一部相关的纪录片。

  艾伯特领导的团队2012年首先在那个区域发现了沉船,在2013年1月的一次水下调查和拍摄后确定沉船是“文特诺号”。当年4月,艾伯特的团队又进行了一次水下发掘,发掘出台灯、舷窗等物件。艾伯特表示,他们会把这些物品交给中国政府。

  然而,据美联社11月25日的报道称,参加发布会的新西兰华联总会代表却对艾伯特在现场的做法表示震惊和失望。华联总会的杨惠芳对美联社说,艾伯特对沉船的发掘没有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是违背他们的意愿的。

  就艾伯特将发掘出的沉船物件交给中国政府一事,华联总会发言人王旅嫦对新西兰的新闻网站表示,华联总会已采取措施保护沉船,并准备要回那些发掘出的文物。

  目前,华人社区已经成功申请了遗址保护令,避免沉船被再度发掘。在遗址保护令下,不能在沉船区域进行任何活动,以免破坏遗址。

  艾伯特的团队并没有发掘出遗骨,但表示沉船上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发掘。

  不过,美联社援引杨惠芳的话说,要发掘沉船上的遗骸不现实,应该让祖先们在那里安息。

  艾伯特对《新西兰先驱报》说,沉船的发现意味着中国和新西兰之间重要的联系,显示出中国人对新西兰历史和文化的贡献。然而,围绕如何处置沉船和遗骸的争议似乎盖过了他所说的意义。

  目前尚不清楚新西兰和中国两国政府将如何应对。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百年沉船文特诺文物发掘 引新西兰华人不满]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4-11-28 21:57:49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