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迫于国内高考压力还是想接受国外更高等的教育,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新西兰,风景秀丽、气候温和,被世人誉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连续多年被联合国国家发展组织评定为“世界上最适于生活的国家”。英语是新西兰官方和通用语言,课堂内外,学生都是在良好的英语环境中学习。同时,新西兰的教育体制承袭英国的优秀传统,加之富有创意的改革,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
在每日的咨询中,很多学生都会咨询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新西兰学校留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到底怎么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跟华中科技大学对比哪个好?好不好申请?现在立思辰留学360老师就拿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跟华中科技大学来做下比较!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奥克兰大学简介
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简称奥大,世界百强名校。建校于1883年,坐落于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市,拥有7个校区,是新西兰最大的一所从事教学研究且拥有最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综合排名全新西兰第一,被誉为新西兰的“国宝级”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奥克兰大学是全球顶尖高校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U21)、世界大学联盟(WUN)、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以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的成员。
作为亚太地区一流的高等教育及研究中心,奥大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占新西兰全国70%以上,是该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目前在校教师5000人,学生42000人,包括6000名国际生。其中在读硕士8000人,博士3000人。奥克兰大学以各类基础学科研究闻名于世,最为著名的院系有计算机、土木工程、建筑与规划、医学、药学、教育、传媒等,且商学院获得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
汇丰银行总裁Vincent Cheng,牛津大学校长John Hood,菲尔兹奖得主Vaughan Jones,著名物理学家,超对称量子色动力学鼻祖Stephen Parke,两任新西兰总理Helen Clark与David Lange,新西兰总督Anand Satyanand等,皆是奥克兰大学毕业生。
奥克兰大学在最新QS2016-2017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全球第81位,名列全新西兰第一。在QS2016-2017分专业排名中,奥大的考古学、建筑规划学、教育学、护理学、法学、会计学、语言学、土木工程、地理学、人类学等15个专业,均位列世界50强。
华中科技大学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学校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创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以及1898年张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拥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湖北省重点学科34个。在校本科生32449人,研究生22837人,博士研究生6445人、硕士研究生16392人,各类留学生1745人。
奥克兰大学学术特色
奥克兰大学拥有新西兰七个世界级顶尖研究中心(Centres of Research Excellence)之中的四个,他们分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新西兰数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国家毛利文化发展与推进优秀研究中心、国家成长与发展研究中心。
奥克兰大学所提供的课程均以科研为主导,属世界级水平,为国际所认可,因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奥克兰大学的毕业生在新西兰及世界各地的商业、法律、医学、政治和学术界担任着各种重要职务。八个院系和神学院的所有教学和科研活动分别在五个校区内进行。他们包括建筑设计、房地产、城市规划及艺术、文学、商业及经济、工程、法律、医学及卫生保健和理科学。另外,大学内还有50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团体,小如研究小组,大如研究所等,从事那些新兴的跨学科融合领域的研究。
在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2005年全球前200所大学排名中,奥克兰大学名列第52名。并常年位于清华北大之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4月,学校建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有国际合作科研基地25个,国际科研中心一个。
国家级科研机构
序号 | 名称 | 管理部门 |
国家实验室 | ||
1 |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 科技部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
2 |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 | 国家发改委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3 |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 |
4 |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 |
5 |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 |
6 |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 |
7 |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8 |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9 | 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10 | 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 科技部 |
11 |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12 |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13 | 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 TR>
国家工程实验室 | ||
14 |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发改委 |
国家专业实验室 | ||
15 |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
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 | |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 |
"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 |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
(111计划) |
光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
分子生物物理创新引智基地 | |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对策研究创新引智基地 | |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 |
华中科技大学 |
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8个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
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 | |
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 | |
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 |
国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 |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 |
省部级科研机构
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外存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神经退行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肿瘤侵袭与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靶向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二、其他部级重点实验室 | |
环境与健康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 | 病理生理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
器官移植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骨代谢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
呼吸系统疾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针灸神经生物学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
给排水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 中药药理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
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生物靶向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船舶和海洋水动力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肿瘤侵袭转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天然产物化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药物靶点研究与药效学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食品营养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敏感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七、教育部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 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 |
十一、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 | |
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网络信息融合技术创新基地 | 生物医药产业中药新药关键技术创新基地 |
十二、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
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 | 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 |
现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院校发展研究中心 | 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
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 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 |
国际科研中心 | 1个 |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
驻外研究院6个 | ||
---|---|---|
深圳研究院 | 温州研究院 |
苏州研究院 |
佛山研究院 | 东莞研究院 |
无锡研究院 |
学术成果
201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列全国高校第一;2011年获4项,列全国高校第五。2012年该校全年科研到账经费17.38亿元;获国家科技奖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565项,总经费达3.51亿元,其中重点项目6项,创历史新高;重大专项新增立项课题26项,到账经费近2亿元。
发表学术论文 | 7356篇 |
2012年主要检索收录科技论文 | |
SCI | 2468篇 |
EI | 1626篇 |
CPCI-S(原ISTP) | 542篇 |
MEDLINE | 1181篇 |
出版专著 | 229部 |
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 |
当年申请专利 | 1018 |
当年获得授权专利 | 478项 |
其中:发明专利 | 364项 |
实用新型专利 | 108项 |
外观设计专利 | 6项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 3428项 |
重大科研成果
获奖
年份 |
等级 |
奖种名称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2005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
段正澄 |
机械学院 |
2005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② |
王新房 |
协和医院 |
2006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丁烈云 |
土木学院 |
2006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及推广 |
张 旭 |
同济医院 |
2007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材料成形过程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
李德群 |
材料学院 |
,
2007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新策略的应用② |
张苏明 |
同济医院 |
2007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双层桥面无隔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斜拉桥创新技术⑤ |
土木学院 | |
2008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高性能发动机曲轴高精高效磨削加工技术与系列成套设备 |
段正澄 |
机械学院 |
2008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 |
金 海 |
计算机院 |
2009 |
二等 |
自然科学奖 |
微器件光学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 |
吴 颖 |
光电实验室 |
2009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跨区域大型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自动化系统 |
段献忠 |
电气学院 |
2009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创伤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易患机制与诊治措施② |
白祥军 |
同济医院 |
2009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遥感测图业务平台研制及重大工程应用④ |
田金文 |
图像所 |
2009 |
国际科技合作奖 |
布立顿·强斯(Britton Chance) |
光电实验室 | ||
2010 |
二等 |
自然科学奖 |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
王建枝 |
基础医学院 |
2010 |
二等 |
自然科学奖 |
生物功能的飞秒激光光学成像机理研究 |
骆清铭 |
光电学院 |
2010 |
二等 |
自然科学奖 |
塑料的复合结构、注射成型过程与机械破坏行为的研究 |
解孝林 |
化学学院 |
2010 |
二等 |
技术发明奖 |
基于SOA的无源光网络接入扩容与距离延伸技术 |
刘德明 |
光电学院 |
2010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复杂水电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周建中 |
水电学院 |
2010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宫颈癌发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早期防治措施的建立与应用 |
马丁 |
同济医院 |
2011 | 二等 | 技术发明奖 | 高性能低成本细晶粒无钴金属陶瓷制备技术 | 熊惟皓 | 材料学院 |
2011 | 二等 | 技术发明奖 |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装备与工艺 | 史玉升 | 材料学院 |
2011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大批量混流生产工艺过程优化平台及其在汽车等行业的应用 | 邵新宇 | 机械学院 |
2011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规范化治疗 | 施焕中 | 协和医院 |
2011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卵巢癌进展机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与应用② | 马丁 | 同济医院 |
2011 | 二等 | 科技进步奖 | *环类零件精密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③ | 李志刚 | 材料学院 |
奥克兰大学院系设置
奥克兰大学共设8个学院,开设53种学位课程和26种专科学位课程,各个层次的教学都有相应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其中文学院和商学院被作为最大院系。
该大学设有24个研究中心、18个研究会和2个研究所,辅助各个层次的教学工作。奥克兰大学研究力量的集中,便利了跨学科和跨院系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如体育科学和体育医药、环境和海洋科学、环境管理、发展研究、法医科学、国际商务等。
奥克兰大学提供广泛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学科课程,获得的文凭和学位在国际上都被认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大量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和国际上著名的艺术家。该校和世界上许多最著名的大学(如“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建立了联系,学生并有3个月到1年的学术交流机会,当然学费仍然是奥克兰大学的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4月,学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44个院系,于95个本科专业招生。
门类 | 部门 | |||
---|---|---|---|---|
文科 | 经济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院 |
人文学院 |
新闻与信息
传播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
社会学系 | 国学研究院 | 教育科学研究院 | 历史研究所 | |
哲学系 |
远程与继续
教育学院 |
中文系 | ||
理科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物理学院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 |
工科 |
机械科学与
工程学院 |
电气与电子
工程学院 |
光学与电子
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 |
自动化学院 |
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 |
船舶与海洋
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
工程学院 | |
水电与数字化
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
软件学院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中欧清洁与可
再生能源学院 |
||
医科 | 基础医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医药卫生与
管理学院 |
药学院 |
第一临床学院 | 第二临床学院 | 第三临床学院 | 法医学系 | |
护理学系 | 计划生育研究所 | |||
其他直属 |
启明学院 |
体育部 |
国际教育学院 | 大学生艺术团 |
图书馆 | 档案馆 | 校医院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
网络与计算中心 | 校史研究室 |
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排名第一的大学也在世界享有盛誉。与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涅狄格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均有交换生项目,并长期进行学术合作和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对外合作
学校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中方牵头单位,还建有中国和欧盟共同发起建设的“中欧清洁可再生能源学院”。学校每年有约300批、15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立思辰留学360专家介绍,以上就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情况,那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好不好申请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申请要求:
本科:
学历要求:在新西兰完成ACG或者泰勒学院预科,成绩达到230分或者270分以上,英语达到B或者70%;或者在中国学完大学一年级,成绩80分以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竞赛或志愿者、国家级证书等);各类特长证书。
英语要求:最低要求雅思6.0分,每门不低于5.5分,托福550/215(其中教育专业要求雅思7分,且没门不低于7分;影视专业6分,单科不低于6分)。
研究生:
学历要求:正规大学学士学位,成绩75-80分以上(商学院要求稍高,文科理工科相对容易申请);
英语要求:雅思:6.5以上,每门不低于6.0分,托福90,写作不低于22。无英语成绩可先读英语课程。
申请材料:
本科:
A、大专毕业证、在读证明、成绩单(中英文件或者中英文公证书)
B、雅思6分以上,特殊专业具体看学校要求
C、护照或者出生公正:二者可同时具备或者取其一
研究生:
A、学历,成绩(中英文件或者中英文公证书)
B、工作经验证明(要和申请的专业相关的)(中英文件)
C、护照或者出生公正:二者可同时具备或者取其一
D、雅思要求6.0以上特殊专业具体看学校要求
申请日期:
本科:每年2、7月开学
研究生:每年2、7月开学
快捷商科硕士是每年4月和9月开学
博士:每个月1号开学
(备注:至少提前三个月申请)
立思辰留学360,隶属于上海叁陆零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中国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成员企业,代码:300010),主要从事互联网留学办理、教育投资、海外置业以及网络运营,是全球互联网留学开拓者,公司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爱尔兰、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的800多家教育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协议覆盖2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学,拥有经验丰富的留学咨询专家组成的留学专家团,其中78.6%拥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学咨询系统和安全快捷的后勤保障队伍,为留学生提供从咨询、申请、签证、接机及住宿等留学一条龙服务。历程9年,公司已为数万名中国学生提供了留学咨询和院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