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大学简称奥大,世界百强名校,新西兰顶尖学府。奥大建校于1883年,坐落于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市,拥有7个校区,是新西兰最大的从事教学研究且拥有最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综合排名常年位居新西兰第一,被誉为新西兰的“国宝级”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奥克兰大学是全球顶尖高校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世界大学联盟以及亚太国际教育协会的成员。
作为亚太地区一流的高等教育及研究中心,奥大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占新西兰全国70%以上。著名的R语言,无线充电技术等均为奥大毕业生与科研人员所创。奥克兰大学以各类基础学科研究闻名于世,最为著名的院系有计算机、土木工程、建筑与规划、医学、药学、教育、传媒等,且商学院获得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
汇丰银行总裁郑海泉,牛津大学校长John Hood,菲尔兹奖得主Vaughan Jones,著名物理学家、超对称量子色动力学鼻祖Stephen Parke,两任新西兰总理Helen Clark与David Lange,新西兰总督Anand Satyanand等,皆是奥克兰大学毕业生。
学校特色
奥克兰大学拥有新西兰七个世界级顶尖研究中心(Centres of Research Excellence)之中的四个,他们分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新西兰数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国家毛利文化发展与推进优秀研究中心、国家成长与发展研究中心。
奥克兰大学所提供的课程均以科研为主导,属世界级水平,为国际所认可,因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奥克兰大学的毕业生在新西兰及世界各地的商业、法律、医学、政治和学术界担任着各种重要职务。八个院系和神学院的所有教学和科研活动分别在五个校区内进行。他们包括建筑设计、房地产、城市规划及艺术、文学、商业及经济、工程、法律、医学及卫生保健和理科学。另外,大学内还有50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团体,小如研究小组,大如研究所等,从事那些新兴的跨学科融合领域的研究。
在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2005年全球前200所大学排名中,奥克兰大学名列第52名。并常年位于世界大学前200位。
所属学院
奥克兰大学共设8个学院,开设53种学位课程和26种专科学位课程,各个层次的教学都有相应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其中文学院和商学院被作为最大院系。
该大学设有24个研究中心、18个研究会和2个研究所,辅助各个层次的教学工作。奥克兰大学研究力量的集中,便利了跨学科和跨院系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如体育科学和体育医药、环境和海洋科学、环境管理、发展研究、法医科学、国际商务等。
奥克兰大学提供广泛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学科课程,获得的文凭和学位在国际上都被认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大量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和国际上著名的艺术家。该校和世界上许多最著名的大学(如“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建立了联系,学生并有3个月到1年的学术交流机会,当然学费仍然是奥克兰大学的标准。
奥克兰大学拥有以下8个学院(每个学院均包含多个系所):
Faculty of Arts 文学院
Business School 商学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Creative Arts and Industries 全国的艺术创作和产业研究所
Faculty of Education 教育学院
Faculty of Engineering 工程系
Faculty of Law 法学院
Faculty of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医学和健康科学学院
Faculty of Science 理学院
Liggins Institute Liggins研究所
Auckland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 奥克兰生物工程研究所
此外,奥克兰大学拥有神学院。
就业前景
奥克兰大学的学历国内教育部是认可的,奥克兰大学所提供的课程均以科研为主导,属世界级水平,为国际所认可,因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奥克兰大学的毕业生在新西兰及世界各地的商业、法律、医学、政治和学术界担任着各种重要职务。
奥克兰大学就业率:由于其严进,且更加严出的录取及毕业政策,奥克兰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是其他新西兰大学的学生无法比拟的,本地毕业学生可轻松获得工作。奥克兰大学所有课程均以科研为主导、属于世界级水平;毕业生回国就业竞争力强,受到广泛欢迎,就业率非常高。
交流合作
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排名第一的大学也在世界享有盛誉。与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涅狄格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均有交换生项目。并长期进行学术合作和交流。